《康熙王朝》中康熙为什么不杀索额图和明珠?
《康熙王朝》中康熙为什么不杀索额图和明珠?原因有二,一是康熙不舍得杀,二是康熙不能杀此二人。
之所以不舍得杀,那是因为明珠和索额图二人自除鳌拜开始就跟随康熙,在康熙的帝王霸业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对康熙助力甚大,康熙不会担擅杀功臣的罪名。而康熙之所以不能杀,则是因为康熙如果把索额图和明珠彻底搞臭,那么一个任用奸邪的帽子将会扣到康熙的头上。在索额图弑君之罪被明珠审讯出来以后,康熙被气得七窍生烟,恨不得生啖其肉,痛饮其血,将其五马分尸。他更是大叫道:
朕真是瞎了眼,就是养条狗还知道亲顺主人呢,索额图,你是本朝的第一罪人啊。
但是在稍稍镇定之后,康熙却没有杀索额图,他反而把怒火烧向了负责审讯索额图案的李光地和张廷玉,他是这样说的:
索额图勾结朱三太子,篡政谋逆,夜袭皇驾,这些能提吗?他认朕不能认啊,一个跟了本朝四十多年的心腹大臣,朕的国丈啊,到头来他居然想弑君。大清的脸面何在?大清的体统何在啊?传出去,朕就是个昏君啊!
你们听着,这二十七款罪,朕都准奏。即使这样,索额图他就是长了一万个脑袋,也不够朕砍的。还是那句话,朕不能杀他。把他关进大牢里颐养天年吧。
康熙这句话虽然是在极为愤怒的情形下说出来的,但是他的这段话足以说明为何索额图犯下如此滔天之罪,康熙都不能杀他的原因。
康熙之前虽然知道索额图擅作威福,和明珠党争,把持朝政,但是索额图谋逆篡政是康熙始料未及的。索额图何许人也,是自己最爱的皇后赫舍里氏的父亲,是大清国丈,上书房首辅大臣。索额图的地位真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可就是这样一位大臣竟然谋逆了,天下臣民会怎么想?
是谁将索额图提拔到了如今的位置,又是谁倚重索额图近四十载,天下臣民议论的焦点就会是康熙。往小了说,康熙无识人之明,见识浅薄,任用的两大宰辅皆是佞臣。往大了说,康熙不就是一个昏君吗,连索额图这样的皇亲国戚都欲除之而后快。
所以尽管索额图之罪不赦,但康熙为了自己的圣君之名,为了自己的圣德不为玷污,他就不能杀索额图,而是找一些无关痛痒的罪名将索额图关押起来,让他在牢里颐养天年。这种手法很高明,因为这样天下百姓就会真的以为索额图是因为贪污受贿而被康熙拿下,这样康熙反而会成为百姓口中的圣君。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但绝非全部原因,明珠和索额图二人,跟随康熙擒拿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征准葛尔,签订《尼布楚条约》,两人全程参与其中。尽管他们有时候会犯错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康熙的“康熙盛世”助力甚大。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康熙帝也不例外,两个三十年如一日跟在身边的奴才,康熙自然对他们也有深厚的感情。所以康熙打心眼里也不会杀他们,但自己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是不能抵消他们的罪孽的。所以康熙将他们判了“无期徒刑”,而不杀他们。
在康熙举办的“千叟宴”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酒敬给孝庄皇太后,敬孝庄抚育自己之恩。第二杯酒敬给列位臣工,敬他们的辅佐之情。第三杯酒敬给他的死敌们,敬他们之间的恩仇。
最后康熙谕令自己的皇子皇孙代自己向每一位赴宴的老人敬酒,还特别强调要敬到每一个人。而他自己默默的端起了一杯酒,敬给了明珠和索额图,敬给他们的辅佐之情,敬给他们的悠悠岁月。
图片来源于网络